黄浦江东岸贯通整体方案揭开面纱
21.5公里滨江空间分设五大主题区段
■本报记者 黄静 浦东报道
备受市民关注的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整体方案终于揭开了面纱——未来滨江岸线的慢行通道可满足漫步、慢跑、休闲骑行等游憩需要,同时21.5公里的滨江空间被分为了文化长廊段、多彩画卷段、艺术生活段、创意博览段和生态休闲段五大主题区段。日前,区规土局网站对《浦东新区黄浦江沿岸单元(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控制性详细规划滨江街坊局部调整(实施深化)(东岸贯通)》(草案)进行公示,听取公众意见。
此前,为加快推进落实《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市委、市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提出“通、绿、亮”的要求,启动开展了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工作。市规土局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按照“开门规划、众创众规、集思广益、广泛参与”的工作原则,开展了国际方案征集、青年设计师竞赛、平行设计三方面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本次控规调整(实施深化),通过法定规划指导项目实施,统筹协调全线贯通工作。
本次规划范围为浦东新区黄浦江沿岸的滨江街坊,总用地面积为3.35平方公里(不包含黄浦江水域)。东岸总体定位为上海绿色开放的滨水区、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市民活动的综合区、中外游客互动的体验区、上海的转型发展示范区。
规划理念是以高标准、高品质、高品位推进滨水开放空间建设,逐步将黄浦江东岸建设为“活力、人文、自然”和谐统一、功能多元、富有活力的市民公共活动空间,构筑与腹地联动发展的国际化、特色化、多元化的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减少亲水堵点,增加绿色的滨水公共空间,增加滨水区的人文魅力与城市魅力。
在这条长达21.5公里的滨江岸线上,规划结合滨江空间特质、区域发展定位、腹地功能差异和使用人群需求考虑,将滨江空间分为了5个区段,包括文化长廊段、多彩画卷段、艺术生活段、创意博览段和生态休闲段。
其中,文化长廊段从杨浦大桥至浦东南路,全长4.2公里,岸线平直,腹地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该区段坐拥新民洋绿地、民生码头、上海船厂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规划将突出其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打造成为浦江文化高地。
多彩画卷段从浦东南路至东昌路,全长2.5公里,黄浦江在此急转形成浅滩,未来将通过生态设计将浅滩打造成生态走廊,同时结合腹地的金融城、美术馆、东方明珠等地标建筑,将多元活动引向江边,成为黄浦江东岸最美的多彩画卷。
艺术生活段从东昌路至白莲泾河区段,全长4.3公里,岸线较为平直。在现状绿地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打造煤仓艺术长廊和南码头广场区域,同时依托腹地生活功能,形成以街头艺术、创意生活为特色的主题区段,服务于居民、艺术爱好者和游客等群体,通过行为艺术、雕塑艺术等营造艺术多元的人文氛围。
创意博览段从白莲泾河至川杨河区段,全长5.9公里,滨江岸线变化丰富,依托世博会期间建设的场馆建筑和公园绿地,在现状较为良好的生态基底上进行文化提升,结合主题多样的节事活动和文艺演出,吸引来自全市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成为市民欢庆、文化博览的滨江舞台。
生态休闲段从川杨河至徐浦大桥区段,全长4.6公里,岸线曲折,有小黄浦、三林港等支流水系深入腹地。该区段具有良好的生态自然基础,在未来将形成集科普教育、运动健身、音乐艺术、亲子娱乐为一体的生活片区,形成面向市民的生态休闲区域。
规划按照慢行系统贯通的要求,对全线的断点、堵点进行设计,形成连续顺畅的慢行通道网络,可满足漫步、慢跑、休闲骑行等游憩需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健身空间。慢行通道从滨江至内分别为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通过3种通道的交织,为人们带来多样的慢行体验。
此外,为使东岸蜿蜒曲折的岸线具有整体性,顺应跑者与市民需求,此次规划选取了广场、高桩码头、道路轴线、河口等景观视线开阔的场地设计了系列景观标志——灯塔。灯塔具有地理标志、观景平台、灯光展示等功能,可提升滨江区域的识别性和景观性,与周边的游客服务中心相互呼应。
黄浦江东岸贯通整体方案示意图。
规划中提及的高线骑行道效果图。
规划中滨水到腹地,速度逐步提升。
新区规土局、东岸公司 供图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