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摇荡 非遗技艺能否流芳?
——八旬“守艺人”庄金生的编织人生和梦想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须双双
实习生 沈馨艺 陶毅雯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朱泉春
一根根芦苇交错穿插,一件件活灵活现的编织作品在手中渐渐成型……今年85岁的老人庄金生,从十几岁学艺开始,守护芦苇编织这门非遗技艺已有70多年。
芦苇是沿海地区最普通的一种植物,南汇当地人称其为“芦头”。300多年前,滩涂湿地的先民就开始用它编织物品,芦苇编织成了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过去种地都要穿自己编的草鞋,舒服又暖和。”庄金生回忆。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曾经家家户户都不陌生的芦苇编织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芦苇编织技艺也逐渐失传。
2015年,庄金生的芦苇编织技艺被评为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他也成为了这一技艺的唯一传承人。
在庄金生的手中,用芦苇、麻绳、树枝和木板,花上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草鞋、扫帚等常用老式家什,都能编织出来。
不过,现在老人更多是在尝试编织各种造型的工艺品,把芦苇编出了“新花头”。在他家里的长案上,从十二生肖、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到以“人”字队列翱翔于蓝天的大雁群、描绘农民拉牛耕地等写实作品整齐排列,甚至还有一条一米多长的草编“巨龙”。
对芦苇编织的创新源自一次机缘巧合。2009年,泥城中心小学的老师找到庄金生,希望他在课余时间教授小学生一些编织技艺,让他们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于是,庄金生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创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时逢上海世博会召开,他尝试着制作了吉祥物“海宝”与“中国馆”模型,没想到作品一亮相,便深受师生的喜爱。学校特地开设了“芦苇作坊”,邀请庄金生每周为孩子们授课。
从此,老人的“艺术创想”一发而不可收。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他都会加以琢磨想象,勾勒出大概轮廓,然后尝试编织成型。
形状有趣的树枝可以当“爪子”,造型独特的树叶可以当“耳朵”……平日里,走在田间路边,看到好的、合适的芦苇,庄金生就会收集起来。
除了教授小学生以外,6年来,庄金生几乎每周三都会骑车去泥城镇的“阳光之家”,教授编织课。虽然学员们学得慢、忘得快,他却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
“现在肯学的人几乎没有了。” 虽然芦苇编织已被列入区级非遗项目,但这项农家手艺却依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庄金生心存担忧:“来我这里学,我不收一分费用,材料我也提供,但也没人愿意长期学下去。” 他表示,只要自己还能做,就会一直坚持,希望在有生之年遇到愿意继承这一技艺的人,并好好传承下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今芦苇仍在摇荡,但编织技艺是否能在水一方,后继有人?
庄金生制作的十二生肖等动物工艺品,栩栩如生。
85岁的庄金生编织起草鞋,还是一如既往的麻利。
每周,庄金生都要去镇里的“阳光之家”为学员们辅导编织技艺。
编织技艺,全在一双“守艺”手上。
宅前屋后,普通的稻草、树枝、芦苇、树叶等都是庄金生创作的素材。
庄金生制作的老式家什。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