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科学城建设 挖掘创新资源优势
浦东农业科创中心加速“筑巢引凤”
■本报记者 蔡丽萍
近期,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西北侧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未来这里将是浦东农业科创中心的功能承载区域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产业链集聚……浦东农业科创中心正加速“筑巢引凤”。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8月,“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依托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该中心计划打造国家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世界农业企业集聚平台、市民都市现代农业休闲基地旅游基地,是目前唯一一个位于自贸试验区内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
随着《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的正式批复,在其规划范围内的浦东农业科创中心如何乘势而为?记者近日从张江孙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浦东农业科创中心产业规划研究已形成中期成果,目前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孵化平台建设、科研中心建设等提供功能承载的物理空间。
张江孙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勇表示,目前公司正全面推进战略招商及土地前期开发,同时通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对物理空间、政策扶持等的需求,并储备了一批涉及种源、生物农业等行业的农业科创企业。
集聚各类农业龙头企业
在加快物理空间建设的同时,浦东农业科创中心已在悄然孵化培育农业创新企业,集聚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近期,上海国安土壤修复有限公司正在浦东寻找几十亩土地,希望使用自主研发的纳米生态有机产品,进行土地改良试验,而浦东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的工作人员也正积极帮助该公司寻找合适的地方。和国安一样,多家农业创新企业选择落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
浦东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浦东农业科创中心主要负责单位,农发集团去年与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等建立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目前已吸引了近20家聚焦农业新模式、新业务的企业,这些新模式、新业务包括将无人机应用于农业植保、农业监测、生物农药研发等。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入驻企业享受张江科学城、自贸区优惠政策,孵化器也提供相应扶持。
完善农业科创中心功能
为了更好地摸清农业创新方向,了解全市农业发展新项目、新科技、新模式,今年6月底,孙桥科创中心承办了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大赛的上海预选赛,并计划将上海的赛事留在浦东,以进行深化。
为了完善浦东农业科创中心各项功能,农发集团正积极争取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等相关单位落户孙桥。该交易所涉及农业科技成果、农机设备等涉农类交易。交易所还有下属机构,致力于国际农业项目与技术的交流。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创中心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将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产业化,“连接科学家和产业的纽带,其实就是成果交易。通过交易所可以实现公开化,进行规范交易,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收益。”
农发集团近期还与国内最大的农药、种子、化肥生产服务商中化集团合作,计划在浦东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探索新的规模经营方式,同时其强大的进出口、资金功能也将辐射到浦东。农发集团还在启东等地,通过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尝试轻资产运营,并将相关农业创新技术运用于外省市。种植的蔬菜还会直接运至浦东,满足市民的菜篮子需求。
提升科技对农业贡献率
新区农委关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最新报告指出,浦东都市农业得益于开发开放的先发优势,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在科技集成、供给保障、生态安全、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报告认为,浦东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科创中心的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业合作社主动对接科创中心建设,发展高科技农业,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控制发展精准农业,并利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创新育种技术等;要加快最新科技成果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应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对都市农业的贡献率,并提高浦东都市农业的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浦东农业“十三五”规划已明确提出,浦东将重点集聚绿色农业、种源农业、服务农业、智慧农业、平台农业和健康农业,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和研发创新大楼,打造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示范平台,培育和集聚一批现代农业上市公司,发展农业总部经济,着力将孙桥农业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硅谷”和生态“绿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