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高端学术生态 探索新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同济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张琪)日前,同济大学率先在国内成立第一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研究院第一落点是位于浦东三林的东方医院南院。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透露,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是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展协同合作研究,突破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力争成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器械等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新成立的同济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不仅包括多家附属医院、大学医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还包括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及相关行业协会、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公司的力量,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整合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医”,还是“工”,都有了更新、更深的内涵。
记者了解到,上海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是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重要组成单元,其董事长常兆华博士提出,创新研究院可以科研项目作为企业单元,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临床医生都应持股参与到企业运作中,探索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为了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常兆华还要求微创公司所有具有博士学历的科研人员直接以脱产方式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博士后培养站定期充电,真正实现医、产、学、研的多方共赢。
据悉,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将实行首席科学家管理机制,根据研究方向设定研究方向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运行与管理,制定研究的战略规划、统筹安排研究任务等。
比如,成昱教授作为双聘人才,既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的教授,又是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产业基地再生所的首席科学家。在国际著名期刊《Theranostics》上,她提出磁性纳米粒子“磁力刀”的概念,令微小的纳米材料在低强度磁场调控下发挥手术刀的切割作用,为脑部微创手术、精准靶向治疗提供了较大可能。成昱目前正在与同济大学医学院、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神经外科等多个团队合作研发,以期早日将理论应用到临床。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