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坊业态营造古镇新特色
新场古镇311艺术家工坊开张
■本报记者 谢群慧
一块雕刻了反向图案的模板刷上颜料后,连同纸张一起被放入小型手动印刷机,摇动手柄,一张精美的木刻版画就制作出来了。3月23日,随着活版印刷互动体验活动、手工造纸体验课程的举办,新场古镇311艺术家工坊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艺术家工坊入驻古镇
位于新场大街311弄的311艺术家工坊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弄堂,是上海新场古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收储的一处近500平方米的旧式院落。经过保护性修缮,并经过多轮筛选与评审,选定了“纸普公坊”及“入版社”两家特色工坊入驻。
“纸普公坊”是一间纸艺工坊,由纸纤维艺术家黑余发起并主持运作。其借用国际惯用的支持艺术创作与交流的艺术家驻留计划为主要形式,推广中国纸文化,试图将纸从原来的一种生产状态中抽离出来而成为一种艺术形态。
“入版社”是一间版画工坊,由版画艺术家成亮、张文秀夫妇于2010年发起成立。该工坊以专业的版画艺术修养,为艺术家、设计师及艺术机构提供版画艺术解决方案。这对艺术家表示,入驻311后将利用这里的空间加设体验课程,提高大众对当代版画文化的认知度。
有意思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311弄仅存的一户原住民在工坊入驻后,经古镇公司牵线搭桥,促成其担任了两个工坊的驻地管家,使原住民与艺术家们一起共享古镇文化空间。
打造古镇特色工坊业态
新场古镇在去年8月获评国家级特色小镇后,一直在探索未来如何提升古镇文化内涵、进军文化创意领域的路径。而“纸普公坊”及“入版社”两个艺术家工坊,则意图成为古镇未来文创空间的样板间。
特色工坊不只是对前店后工场的传统商业形式的翻版,而是集展示、培训、体验、交流、交友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在当日举办的古镇特色工坊文创业态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和相关领导围绕新场古镇保护开发、特色小镇建设及特色工坊业态发展献计献策,认为创意工坊项目的落地,发展特色工坊业态,为新场古镇的特色营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色工坊业态不仅是增加景点内容,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选项,更是新场古镇向文旅产业迈进的一大尝试。
据悉,今后古镇公司将利用更多的老建筑打造更多特色空间,吸引更多的工作室和工坊入住。此外,浦东非遗馆已明确将落户新场。作为大型文化地标,它将承接大量展示、交流、演出活动,并带动古镇区域内的工坊群落的发展,形成文创产业的规模集群。
观众们正在参与手工造纸体验课程。 □本报记者 谢群慧 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