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5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文化
2018年05月17日

用3D动画将“口述历史”视觉化

六旬“老周浦” 还原“浦东第一镇”市井风情

■本报记者 曹之光

民谚有云“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昔日的“小上海”周浦,究竟繁华到什么程度呢?过去一年来,一个名为“重现老周浦”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原创了一系列细节生动的3D动画图像,老周浦的市井风情得以再现。

“我们这一代人,因家乡旧貌换新颜而振奋,也因为儿时景象消失而失落。我想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口述历史’视觉化,让后人都能看看当年‘浦东第一镇’的风采。”今年65岁的黄佳林,正是“重现老周浦”微信号的内容提供者。他在周浦出生长大,直到16岁才因插队离开家乡。上世纪80年代,黄佳林又回到上海从事机械设计工作。退休后,对于家乡周浦旧貌的怀念时时萦绕在黄佳林的心头,由此他萌生了运用3D动画技术重现周浦旧貌的想法。做这样一件“时髦”的事,黄佳林认为自己有着独特优势:“比起年轻人,我曾走过老周浦的街头巷尾,知道‘小上海’的旧貌。比起同龄人,我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更加娴熟,能够把记忆中的景象重现出来。”

制作每一个场景,黄佳林都坚持这个原则:动画场景不能“信口开河”,要有“真景、真情、真心”。去年5月,重现的第一个场景上线了——那是黄佳林老宅的隔壁邻居家,屋主是解放前的百乐门舞星。配合3D动画图像,黄佳林用真挚动人的回忆文字,讲述了一段充满乡情乡愿的身边故事。很快,点击量突破了1000,这条微信在周浦人的朋友圈里广泛转发,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受此激励,黄佳林参照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的“1948年周浦镇遥感影像图”,重现出老周浦的更多街景:协盛浆袋布厂、周浦中学老校舍、朱家厅、龚家楼、太平弄……不时有网友向黄佳林表达看到街景图时的惊喜:“你制作的周浦汽车站对面老派出所的3D图像,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真没想到,民国时期的周浦就有一座周浦公园了。”

然而,随着工作的推进,黄佳林也意识到个人力量的不足,仅凭他一个人的记忆,有很多局限,也容易出错,只有汇聚更多周浦人的记忆,才能更完整地还原老周浦的全貌。于是,他邀请亲朋好友撰写回忆文章,并广泛搜集老照片等历史资料;他还结识了多位在周浦出生的老者,开展了“口述周浦历史”的访谈。为制作地方志上寥寥几笔记载的老周浦公园的3D图像,黄佳林一连采访了七八位耄耋老人,还原出了当时的公园布局:内有假山、亭台、荷花池,还有动物园和戏院。

如今,黄佳林连点成片,已制作完成解放前后周浦镇域四分之一的街景。1949年周浦镇域内有记载的46座桥,黄佳林也还原了20多座。此外,他还为周浦人免费“绘制”自家老宅景象。黄佳林希望在重现老周浦的工作完成后,能够制作一款互动3D软件:“你可以摇一叶小舢板,穿过一弯小石桥,登上一条弹格路,拜访一户临街人家,重温一段长辈口中的故事……”

周浦镇党委宣传委员周俊介绍,周浦正在推进“文化周浦”建设。根据最新发布的《浦东新区周浦镇文化发展白皮书(2018年)》,周浦将和“重现老周浦”微信公众号、民间收藏馆等民间力量加强合作,深入挖掘周浦文化历史,展现周浦的人文底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