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5年04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卫生
2015年04月15日

九大医联体布局浦东健康中心

■本报记者 张琪 浦东报道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浦东卫生版图已经清晰:将浦东大地整体规划,划分为9大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核心医院,满足该板块内居民、就业人口的医疗、健康需求。“核心医院必然成为区域诊断中心,这就要求核心医院必须在近期内升级为三级综合性医院。”新区卫计委医政处处长李明指出。

5大老牌医院将“二进三”

据了解,这九大医联体分别是:以第七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外高桥地区医联体,以公利医院为核心的金桥地区医联体,以东方医院本部为核心的陆家嘴地区医联体,以浦南医院为核心的世博地区医联体,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川沙地区医联体,以东方医院南院为核心的三林地区医联体,以周浦医院为核心的周康地区医联体,以浦东医院为核心的惠南地区医联体,以及以市六东院为核心的临港地区医联体。

其中,东方医院本部及南院、市六东院、第七人民医院已经是三级甲等医院。显然,公利医院、浦南医院、新区人民医院、周浦医院以及浦东医院这5家老牌二级医院也将在未来升级为三级医院。

“按照上海市医改的方向,目前的二级医院将向两个方向转型。”李明透露,二级综合性医院中业务量不断上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方向是升级为三级医院;反之,将向老年护理医院转型,满足人口老龄化的社区照顾需求。

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浦东医疗版图将出现跨越式提升。而“十二五”期末,浦东的医疗版图已经发生了巨变:2014年,周康地区已建成一个新的三甲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浦东正在新建的三级医疗机构还有新场医疗中心、长征东院、龙华东院。2014年7月31日,新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签约,合作共建祝桥区域医疗中心。

构建区域辅助诊断中心

在新医改方案中,信息化是新医改方案“四梁八柱”结构中唯一的技术支柱。信息化,毋庸置疑地成为克服医院管理瓶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完善合理医疗服务体系的有力保障。

据了解,浦东已经搭建好了医疗信息化平台,除了南片地区部分卫生室以外,所有区属的医疗机构都已联网。李明认为:“信息化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基于已经搭建好的卫生信息化平台,浦东正在构建区域辅助诊断中心。

具体而言,位于浦江东岸的仁济东院被定为区域心电图诊断中心,下级社区卫生中心遇到心电图方面的疑难问题,可以及时上传相关数据到仁济东院,由该院的专家来做出诊断;此外,公利医院、浦东医院、东方医院分别作为相关区域的影像中心,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X光片读片等影像诊断服务。数字化影像诊断系统通过同一平台,读取传输过来的资料,由专家出具诊断报告和诊疗意见,实现了核心医院与各社区卫生中心的诊断一体化,优化了医疗资源。

李明透露:“下一步,新区卫计委还将探索建立区域B超诊断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通过卫生资源集约化管理,降低医疗成本,补足卫生人才不足的缺口。”通过信息化渠道建立的数字化医疗联盟,将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均衡分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