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可租电动汽车游滴水湖
30辆E50新能源分时租赁汽车昨在临港交付
■本报记者 潘永军 浦东报道
昨天,临港地区电动车分时租赁系统启动,首批30辆E50纯电动汽车停靠在滴水湖1号码头和古棕路上的农工商超市前。市民以后去临港游玩,备好相关证件,不必自驾车也能开上小汽车。
记者从临港管委会获悉,这些电动汽车5月份起对外租赁,市民凭身份证、驾驶证以及银行卡,在租赁点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驾车上路,一个小时的租赁费初定为30元。考虑到车辆违章信息的滞后,租赁方将获取2000元的银行预授权。
据运营方上海巴士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透露,今年6月底前,他们将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分时租赁在线管理系统,市民在网上通过身份和汽车驾驶等信息确认后,取得会员资格并获取一张会员卡,凭这张卡,可在网络或手机APP上预约租赁时段,网络后台会发送验证码。到时,市民凭验证码,就像在影院取电影票那样,到临港“取车”并完成付费。这是一种建立在个人信用体系上的自助式汽车租车服务。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临港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将增至50辆,分时租赁点增加至5个。汽车分时租赁源于欧洲,由于一辆车可以在不同的时段被不同的人使用,极大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电动汽车的租赁,不仅能解决电动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也能让消费者在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内更多的接触电动车。
此次电动汽车租赁系统的启动,是临港绿色交通示范区建设迈出的又一步。之前,临港围绕轨交16号线站点、滴水湖等主要景点,开通了新能源观光巴士和穿梭巴士,并完善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4月28日,上汽集团向上海新能源科技公司交付的30辆大通EV80纯电动车,成为首批入驻临港的纯电动轻型客车,这些车辆,将为临港园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多用途公务车出行服务。
据临港地区《绿色交通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2015-2020)》,未来几年,临港区域内的公交、公务、环卫车辆等将逐步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到2017年,公交100%完成替换,公务、环卫车辆80%完成替换,其他社会车辆力争达到50%。同时,将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零排放目标,临港还将采取新型的交通运营模式,也就是非新能源车辆进入临港主城区,需转换为新能源公交车和微公交。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