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CT国产的“阳光技术男”
人物档案
赵文江,男,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T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近十年中作为主要设计者开发了多项性能先进的CT产品,至今已提交26项专利,其中14项已获国家专利证书。
■本报记者 陈烁 实习生 孟淑婷
“我给你们画两张图吧,这样简单明了。”在记者采访赵文江时,他用这样独特的方式介绍自己。
“2003年,我进入西门子公司,做CT硬件部分,之前曾在南京一家国营企业待了4年……”在第一张图上,赵文江一本正经地介绍了自己的履历,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1973年出生。”让在场的人都不禁笑起来。
瘦瘦的,白衬衣,深色西裤,乍一看很严肃的装扮。可一开口说话,赵文江就颠覆了严肃形象,时不时来几句“冷幽默”。
2003年赵文江进入西门子时,公司正处于发展扩张初期。他进入CT事业部,开始参与Spirit双排CT的设计任务。“这是参照德国总部的一个项目做国产化研发,最终成功了,还获得了德国红点奖。”赵文江轻描淡写地说。红点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竞赛之一,被称为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
接下来几年,赵文江又先后参与设计了Emotion、Perspective、Scope等系列CT产品的设计研发,改进了Emotion中的散热系统,在Scope的研发中设计出新材料与制作工艺。期间,他总共提交了26项专利,其中14项已获国家专利证书。
钨尼龙是他和团队研发出的一种新材料。赵文江说,研发团队先筛选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材料,然后一个个实验论证,最终研发出钨粉与塑料做出的钨尼龙,现在西门子的CT机都用上了这一新材料。研发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每个产品的研发周期都需两三年,有时还会有波折。在赵文江的办公桌上,有一台绿色透明、像方盒子一样的部件。这是CT机的一个校正部件,叫模体。“模体原来都是进口的,又贵又沉,我们当时就找了一家比较靠谱的供应商,一起研究模体制作,摸索了两年。”赵文江说。但由于没有经验,这一模体使用一年后出现漏水现象。西门子实施了全球召回,损失100多万元。
在这次教训后,赵文江和团队又采用光固化工艺,使玻璃溶化后像金属一样焊接在一起,且经过更严格的测试,至今没再出现问题。
虽然艰难,但付出获得了回报。现在赵文江和团队研发的CT产品发往全球市场,年产值数十亿元,成为上海西门子医疗的支柱产品。在国产化的研发中,还培育了国内供应商的成长,提高了他们自主生产的能力,完善了国内CT产品的产业链。据介绍,现在上海西门子生产的CT机中,能够国产化的部件已全部国产化。
2013年5月,赵文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又成立了劳模工作室。现在他的团队中20多名成员已提交60多项专利,数量和通过率在公司名列前茅。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