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pdsb/other/55bfaa8b46aaa.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other/other/54b4b4f189cde.png)
上海“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导向发布
以“产业基地+产业基金+实训基地+创新联盟”模式打造“四新”生态系统
■本报记者 王延 浦东报道
《上海“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导向(2015版)》近日发布。文件明确,该《导向》将作为指导评判企业“四新”特征要素时使用,鼓励“四新”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据悉,这一评判结果将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
“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但如何界定一直并无定论。该份《导向》则初次对“四新”内涵进行了相应阐述。
其中,“新技术”指有效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改善产品工艺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与服务融合,推进信息集成交互的技术;“新产业”指以新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产业;“新业态”指为顺应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潮流,从现有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提供多元、多样、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业态载体;“新模式”指在新技术的催化过程中,为满足多元多样需求,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实现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四新”经济将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件则指出,编制《导向》旨在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
据悉,《上海“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导向》将根据本市“四新”经济潜力型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培育情况,每年更新一版。在2015版的《导向》中,共涵盖了网络视听、互联网教育、工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新型节能环保服务、再制造等41个领域。
文件同时明确,将通过“产业基地+产业基金+实训基地+创新联盟”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四新”产业生态系统,优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四新”企业的方向,完善“四新”企业商事登记制度。
同时文件还提出,将创新“四新”项目和载体建设,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强“四新”企业投融资机制创新,促进政府、企业、金融、社会资金对接。通过“四新”模式对全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所有制等进行统筹谋划,提升上海市“四新”企业在知识、资源、能源、土地、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结构能级。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