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浦东
2020年01月21日

三林肉皮:回味不绝的家乡味道

大厨制作三林肉皮。    □曹琪能 摄

■本报记者 陈烁

对于“老上海”来说,过年置办年货,怎能少了三林塘肉皮?

吃口绵软,富含汤汁,丰腴却不油腻,色泽金黄爽口……想起三林塘肉皮,很多吃货的口水都要忍不住流下来了。

肉皮,在上海各地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及不同的烹饪方法,但相对而言,三林塘本地人显得更为讲究。现在,三林塘肉皮制作技艺已经成为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林塘肉皮到底独特在哪里?非遗传承人曹琪能介绍,三林塘肉皮松、软、弹性好,肉皮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味道,但发好后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高汤,锁住鲜香的味道。此外,三林塘肉皮在汤中不会坍塌或软烂,弹性紧实,成为制作技艺的一绝。入口不生硬,脆嫩有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其制作过程,也很讲究。获得生肉皮后,要剔尽猪毛,清洁毛囊,祛除猪皮内的油膘组织,用碱水洗去油腻,然后晾晒至干透。

“晾干后的猪肉皮都要经过‘发’的过程,方可食用。‘发’有多种方式,有水发的、盐发的、油发的,但在三林塘几乎只认可油发的肉皮。许多从超市购买的肉皮常为水发和盐发,其口感与油发相比,完全不可相提并论。”曹琪能说。

生肉皮先要在低油温下浸软泡透,叫“捂”,捂得好坏是关键。然后,大火提高油温,捂好的肉皮在热油中迅速膨胀、起泡,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开始舒张。肉皮的色泽关键是对火候油温的把控和时机节奏的拿捏,而这似乎全都依赖于大厨天长日久的经验积累。

肉皮一旦发坏,三林人称“发僵脱”,其型会缩成圈型,吃口生硬,味如嚼蜡。而发得好的肉皮,则膨化比高,色泽金黄,气孔饱满,型张舒放,吃上去香浓酥松,犹如珍馐。这样的肉皮才是三林塘肉皮中的上品。

经油炸膨化的肉皮可保存较长时间,在常温条件下,冬季和夏季一般可分别保存三四个月和一两个月,但若存放时间过长出现齁味,即不再适宜食用了。

三林塘肉皮,无论做主料还是做辅料,烹制方法都十分简便。以肉皮为主料的菜肴最为常见的是三鲜炒肉皮和小葱肉皮汤,广受欢迎,百吃不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