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7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教育
2020年07月08日

“守正”和“出奇”

 □胡昊(华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上海高考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体现出命题要求上的创新。

高考命题强调“立德树人”的德育导向,本次作文题依旧如此。一方面引导考生思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是如何发生的,一方面追问人的努力与事物发展过程的关系。对于身处人生重要阶段,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成型的高三学生而言,不啻是一次关键时刻的关键提醒。

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的命题导向而言,2020年世界有太多意料不到的转折,无论是生态环境、国际形势、国家发展,还是行业更新、科技突破、社会百态……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予人们以或近或远的影响,启人以或浅或深的思索。这篇作文可以成为梳理并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平台,也可以由此反思“人与自我”的设限和突破的辩证关系。学生的写作角度是开放多元的。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作文题以询问的方式直接发起了和学生思想的对话。“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个问题,预设了一个讨论主题,即人的能力是否有局限,是否无法避免或者应对“意想不到”以致发生的“重要转折”。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接要求学生给予明确的回应。而在回应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审题立意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针对明确论题进行对话。我认为这个变化更有利于学生针对同一个论题进行讨论,更能体现出作文题的区分度,是一种”守正”后有所“出奇”的命题形式。

笔者还想和考生对作文题目中两个细节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转折”之所以会发生,并不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也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从来天意高难问”——而恰因为有人能意想到,同时更多人意想不到——这或许就是“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可能产生的新的契机。换言之,发生转折的原因,仍有极大可能是缘于人力。

第二个细节,作文题目设计为前一句是一种现象,后一句是对现象的某种解释。写作者仍可以思考后一种解释是否是对该现象的绝对解释。简言之,人对事物过程无能为力,是否可由”世界上许多意想不到时发生的重大转折”作为证据。

归根到底,本次作文讨论的是人认识自身能力和事物发展规律的问题,这是守正。而通过向考生提问的方式,引导考生进行话题明确的讨论,而且并不预设标准答案,甚至连问题的合理性都可以讨论——这是出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