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5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浦东
2021年05月06日

长护险护理人员增至1.1万名

浦东约6.7万人享受长护险服务

■本报记者 严静雯

“阿婆,我来了。”“五一”节前,护理员刘风兰来到了民耀路268弄俞阿婆家。

俞阿婆今年98岁,6年前因意外摔倒,长期卧床不起。两年前,俞阿婆的儿媳听说浦东有了长护险,赶紧为婆婆申请了。从此,刘风兰几乎每天上门为俞阿婆服务。

在浦东,像俞阿婆这样享受长护险服务的约6.7万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018年试点以来,老百姓对长护险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政策获得感较强。截至2020年底,辖区内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224家,其中住养132家,居家92家,登记护理人员约1.1万名。

刘风兰抬起老人的手臂,慢慢按压。“老人长期卧床,需要经常按摩。”刘风兰解释。随后,刘风兰打了盆温水,将毛巾对折卷在手上,弯着身子为阿婆擦脸、擦身。这样费力的姿势,刘风兰每次都要持续四十分钟左右。“阿婆,我现在给你擦额头。”“我们要擦拭下眼角了,好吗?”一边擦洗,刘风兰还和俞阿婆交流着。

事实上,俞阿婆已经不能说话了。刘风兰告诉记者,阿婆虽然不能讲话,但她还是有意识的,这样的交流能让她更安心。

“我们夫妻俩都70多岁了。”阿婆的儿媳妇忻姣娣说,“小刘来之前,我和老伴两人护理婆婆,虽然尽心尽力,但是不专业,效果并不好。”俞阿婆卧床前,是个时髦的老太太,每天出门散步,和老伙伴们做做操。“突然不能行动了,她心情也很郁闷。”忻姣娣说,“小刘来了之后,婆婆每天清清爽爽,心情也好多了。之前还能说话时,总高兴地叫着小刘的名字。”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护理时间里,刘风兰几乎一刻不停。剪指甲、洗头、压疮护理……“俞阿婆腿这边有一点红了,我已经抹了药膏,你们下午再给她抹一下。”刘风兰不忘提醒家属。

刘风兰今年44岁,来自青海。两年多前,她成为了一名长护险护理员。“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对这一行有这么大的热爱。”按一个月服务200余人次计算,刘风兰已经护理了7000余人次。

熟能生巧。刘风兰怀着爱心、专心、细心服务着老年人,她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家属们的好评。去年,刘风兰在浦东新区长护险服务技能比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近日,她成为护理培训部的培训人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更多的护理员。

刘风兰所在的护仁为老服务中心培训部负责人雷芳介绍,中心目前有护理员300多名。“居家养老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以往人们对居家养老的定义仅限于能照料日常起居。”雷芳说,“然而老年人往往有慢性疾病,其生活的品质与照护的专业程度密切相关。”

护仁服务的老年人中,有10%患有认知障碍。“护理员面对的老人情况都非常复杂特殊。因此,相关的护理一定要专业。”雷芳表示,护仁为老服务中心正对护理员队伍加强相关的培训,包括引入海外成熟的介护标准等。

谁都有父母,谁都会老去。大城之下,长护险给了负重前行的家庭一个喘息之机。“我爱上了这份工作,我会继续干下去的。”离开之前,刘风兰和忻姣娣互致告别。忻姣娣挥挥手,满脸的笑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