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4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经济
2023年04月28日

为师生打造“拔节生长”的精神家园

浦东新区竹园小学积极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

喜迎党的二十大,竹园小学的党员教师给少先队员上思政主题开学第一课。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符佳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开拓者。浦东新区文明校园——竹园小学主动响应区域教育“十四五”规划,根植于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积极推动“未来学校”建设,持续发力争创市级文明校园。

三“园”拔节竞生长

竹园小学是一所有着16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校,4个校区有近4000名学生、近300名老师。锚定“让校园成为师生拔节生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学校健全管理体制、建立评价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致力于把学校办成“模范实施国家课程的学园、优秀教师人才辈出的家园、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乐园”。

2021年6月,竹园小学创建党总支,并在3个校区内设3个支部。2022年,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娄华英提出“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该校成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浦东新区首批试验校,努力创建融创型党建特色,发挥团队、党员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在师生发展领域建立评价机制,内外双向驱动,为4个校区的师生拔节生长保驾护航。竹园小学作为上海市教师评价改革创新实践校,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巧用评价机制,多维度激励教师多元发展、特色发展,结合“道德讲堂”“优秀贡献奖评选”“抗疫TA故事”“竹园杏坛”等系列活动,培养“四有好老师”。教师立稳课堂,通过互听课、示范课、展示课磨练技能,向“35分钟”要质量。依托见习教师规培、青年成长营建立、优秀工作室建设以及学科大教研等活动,开展教师分级、分阶、分类校本课程培训;依托成长共同体,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圈,丰富教师专业发展新载体。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市、区级课题,从中不断开拓教育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在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的增量,从而惠及更多的学生。

三“环”育人高质量

走进竹园小学,便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硬件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依托新一轮区级重点课题《打造多彩空间 激发学生多元学习的实践和研究》,重塑学习空间,在校园里充分融入“竹”元素,让师生随时随地都能体会到竹子拔节向上的力量。

“外环”重滋养,校园环境凸显“竹”文化。走廊里的墙壁文化、教室里的阅读文化、会议室里的交流文化……在竹园的校园里,会思考的成长空间、会说话的学习空间、会呼吸的生活空间、会跳舞的艺术空间,让对话和学习无处不在。在“竹”文化的育人环境中,教育内化入心,竹园梦外化导行。

“中环”重涵养,课程改革亮出“竹”品牌。课堂是育人主阵地,竹园小学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品质的核心工作,建构“竹园好少年”课程体系,聚焦“落实双减规范五环节,促进育人目标提升”这一主题,开展各学科大教研活动。美术项目化学习“为流浪动物发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一起抱团”“跨出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作为浦东新区项目化种子实验校,该校专注探索项目化学习课堂新样态,建设“智慧共生” 的课堂,承办了多个的市区级展示活动,获得好评。与此同时,学校还结合时政元素,开发丰富课程活动:建党百年之际,组织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和家长这四支队伍开展“党史故事周周讲”;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之际,举办“乘载‘航天梦想号’,‘疫’起畅游科学城”云端科技节;学习二十大精神,成立研学营,用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内环”重素养,思政“三抓”萌发“竹”希望。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中起着关键作用。竹园小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紧抓教学五环节,夯实思政教育之基。学校还深度挖掘各学科的思政教育元素:迎接建党百年,“班班有歌声”主题红歌比赛,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三年级集体生日活动,爸爸妈妈通过手写书信、邮寄投递的方式,给孩子留下难忘的成长纪念;抗疫期间,学校启动“三团守护行动”, 关心关爱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开展“童心战疫,劳动最美”线上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园”拔节竞生长,三“环”育人高质量。学校将以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为契机,不断优化育人空间,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拔节生长的精神家园。

(协办:浦东新区教育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