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融合”悦创新 “六好文明”践初心
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积极创建市级文明校园
“红色建筑可聆听”项目邀请画家沈利带领学生开展“聚浦江 寻初心”专题活动。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符佳
位于浦东陆家嘴国际社区的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校紧紧围绕“五育融合、愉悦创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索“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个性化”的发展路径,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育人品质和特色品牌,积极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
以学生为本位
创新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每学期伊始,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的开学思政第一课,都由书记、校长为学生上课。学校以主题月为核心,形成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安全教育、宪法教育、心理教育、消防宣传教育,通过丰富的活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菊宝”们来说,上学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期待的。美丽校园里几乎月月有节日、有活动、有惊喜。爱国主义教育月、绿色公益主题月、阳光健身月、艺术文化月、科技节……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着“菊宝”们的校园生活:3月有学雷锋活动、爱心义卖活动,6月有群星耀菊园大型表彰仪式,10月则有庆国庆主题活动。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有9个年级,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学校为其打造适切的综合实践文化活动课程:六年级入学“满满仪式感”,八年级集体庆祝“十四岁生日”,学校还创意设立了“双胞胎节”,鼓励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社交、建立友谊。初中部则开展“红色建筑可聆听”项目,研学、创作、微课程三个环节汇聚各科老师智慧,引导学生开展亲子或小组学习探究,增进人文情怀,树立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在跨学科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校长朱海兰表示,这些文化活动都是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五育融合”为实践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洋泾菊园实验学校,还有一个特别的学生组织——“青春在这里闪耀”校级、年级、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校将行为规范管理交由学生自管会执行,班级参与、互相检查、整体提高,联动落实两操、劳动岗、行规、卫生等文明习惯的养成,辅之以平台录入、流动红旗、优秀中队评选等多元评价方式。学生通过参与“自管会”,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提升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作为上海市首批招收外籍学生的公办学校,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的国际部已初具规模。学校结合中国传统佳节,对境外学生开展趣味生动的“四季”主题文化活动:“春意”闹元宵、“立夏”来斗蛋;“端午”学包粽子、亲手制作龙舟模型、闻香袋辨识中医药材……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生在校园里体验、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建设信息化智慧校园
为学生个性化成长赋能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对教育个性化有高度的支持性,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人性化的发展支持。学校全面实行“全员导师制”,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定心,家长安心。
同时,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通过艺术、体育、科技社团及生涯教育,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个性成长。“金号角”吹奏乐团、“小小少年”男声童声合唱团、“繁星”合唱团等学生艺术社团先后登上了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多次参与国际、市区各级比赛并获奖。该校还是全国校园足球、篮球联盟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篮球、健美操、田径等明星体育社团,屡获市区比赛殊荣。
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浦东新区智慧校园试点校,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以教育信息化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赋能。根据1-9年级不同的成长阶段和评价体系,制定“健康小菊宝”成长培养方案,为每个班集体和每个孩子构建了精准的数字画像。其中,学生数字画像主要围绕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并加入学校特色指标。每一个学生都有数字画像,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学生先天优势和后天兴趣,科学引领学生的生涯发展,实现对学生的生长过程实时感知和精细管理。
(协办:浦东新区教育局)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