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教育
2023年08月23日

“强校工程”推动浦东初中高质量发展

办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初中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浦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性改革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是浦东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的必由之路。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是促进浦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8年9月,浦东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意见》及相关工作要求,确定了18所市级“强校工程”实验校,以期促进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浦东按“精准施策、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项目化实施,全力推进“强校工程”:将它与“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相结合,使之成为名校长、名师培养锻炼的平台,成为促进学校校长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将它与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相结合,将18所市级“实验校”都加入到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团队,通过支援帮带共享优质资源;将它与本市“中考改革”要求相结合,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完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浦东以“强校工程”启动时实验校的“初态”为基准,以年度为单位,通过“实践—交流—评估—整改—实践”的过程性推进来精准发力,不断发现实验校新的“生长点”。5年来,18所市级“强校工程”实验校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教育教学状态明显改善,办学特色明显增强,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优化空间

校园旧貌换新颜

浦东将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强校工程”的“先手棋”,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目标,通过“撤、调、并、建”四种方式,合理完善学校功能性,提升学校整体形象。结合实验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对专用室、一场两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推动各实验校调优学校资源,调高办学质量。通过5年的努力,各实验校教育设施设备、校园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上海市吴迅中学的师生发现,经过了暑假整新工程的校园焕然一新:校门、大厅变了样,连墙面也都“会说话”。文化墙上,书写着“让学校成为师生有为的地方”的办学理念;科技特色荣誉墙上,学生能找到自己在各类科技竞赛中的照片和奖项;活动墙、笑脸墙、悦读吧……白墙被一张张生动的笑颜取代,教学楼也因此更有生机。新建的科艺楼,车模船模特色鲜明;食堂部分区域改建成了“心灵氧吧”个性空间,生活指导类课程在此实施。

整新后的上海市新云台中学,环境的育人功能更加凸显。该校作为建平教育集团成员校,将建平元素融入新云台校园文化,尤其在设计校标活动中,呼应“五行”课程,突出“安全”特色,体现“明志笃信,好学力行”校训。该校学生董一见与教师张培的书法墨宝呈现在学校外墙上,让师生对学校更有认同感与归属感,也让“新云台是我们共同的幸运台”成为师生的共识。

升维课程

构建课堂新样态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强校工程”实验校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以“双减”为契机,探索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坚持研思结合,发现“真问题”、下足“真功夫”、做实“真研究”,全力打造学生主动探究、善于发现、乐于分享的成长课堂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上海市绿川学校将区级课题《九年一贯制城郊学校“和谐”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确立为“强校工程”的实验项目。在督导专家和分管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学校调整“课程框架”,厘清项目架构,统整“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确定了以“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幸福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三大模块的“和谐”课程框架。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员郑新华博士全程跟踪指导,帮助课题组成员不断做精板块课程,探究规范的、可操作的课程实施范式。

上海市长岛中学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通过“智慧课堂”建设,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南校探索构建“三共”课堂,将“共境”“共任”“共情”融入到每一堂课之中,在任务驱动型教学课堂设计中,融入跨学科知识。上海市江镇中学在疫情期间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群策群力打造校本“云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凝练特色

打造强校新IP

5年来,18所“强校工程”市实验校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内核,五育并举努力打造强校新IP,凸显办学特色,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多元平台。

做强体育,形成学校体育特色品牌。上海市绿川学校和上海市蔡路中学的毽球特色、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南校的棒球特色、上海市六团中学和上海市江镇中学的足球特色,均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各校办学特色。其中,上海市江镇中学依托申花俱乐部专业师资平台,完善了足球校本课程,校足球队共获国家级、市区级荣誉35项,强校项目实施以来向国家少年队和各中超俱乐部输送了36名运动员,向绿地申花输送了48名运动员。上海市蔡路中学开发《“双自”毽球健身》校本读本,把毽球列入课表,全校学生课间操时人人踢“毽球”,该校“毽球”社团和校运动队近年来共获得了10多项全国奖、20多项市级奖,学校还助力蔡路逸夫小学开展毽球活动,承办了区级毽球学生阳光大联赛。

聚焦美育,亮出校园文化名片。不少市实验校以艺术特色为抓手,推动以美育人,如上海市建平中学南校的戏剧特色、上海市施湾中学的经典诵读特色、上海市育民中学的沪剧特色、上海市长岛中学的管乐特色、上海市三林中学东校的版画美术特色,以及上海市历城中学的民乐特色,均已成为“强校”的推动力。上海市浦泾中学还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画里画外”——浦泾中学学生版画作品展,向社会呈现学校版画特色的育人成果。地处农村地区的上海市大团中学用好周边的乡土美术资源,将“工笔画”纳入美术课堂教学,并定期举办大团—万祥学区“工笔画”走教活动,到三灶社区开展“工笔画”团扇手绘活动,向社会辐射学校艺术特色。

科技赋能,为强校插上“未来的翅膀”。上海市吴迅中学学生在全国、市、区的模型科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车模社团、船模社团、创新社团和头脑OM都已是该校的明星社团。上海市泾南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每周一次的拓展课激发学生的科创兴趣,“航行天下船模社”荣获浦东新区“五星学生社团”称号,学校被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授予了“中国航协全国模拟飞行青少年航校”称号。上海市育民中学依托校内的海洋鱼类标本馆,开发“海洋主题创客”机器人课程和“寻找水精灵”海洋生物课程,并把海洋科技特色教育辐射到高桥镇的每一所幼儿园和中小学,该校《海洋鱼类》特色课程还加入高桥镇社区课程资源库。

多方聚力

跑出成长加速度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因”激发,更离不开来自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在“强校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浦东为18所市实验校按市教委要求配备了支援校,学校所属学区、集团以及蹲点专家、蹲点教研员,一同组团关心关爱。浦东初中教育指导中心搭建了“学科联盟”工作平台,每个学科联盟定制了质量提升的改进计划:学科导师通过多样形式指导各校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改革、课例研究、有效作业和个别化辅导,逐步提高各校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借助“双名工程”东风,“强校工程”实验校多名教师进入市、区名师工作室学习,区内多个名师工作室也把助力实验校定为基地学校。18所市实验校已配备18位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其中有11所学校校长获得了职级等第晋升,占比达61%,校长的专业素养与办学实绩明显提升。同时,浦东积极遴选、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实验校青年教师加入“双名工程”教师“种子计划”。上海市教委要求“不少于5%的教师纳入‘种子计划’”,而浦东18所市实验校共有种子教师16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2.7%。

上海市育民中学教师杨霞蓉2018年入选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名师后备人选,参加了由鲍丽倩老师领衔的初中历史攻关基地。5年来,她的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她的课在2021年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她撰写的《着眼初高中目标衔接,循序开展历史解释》被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史有法》一书,还有多篇文章被编入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外历史一百讲》一书。2022年上海在线学习期间,杨霞蓉勇担重任,完成了8节优质历史课的录制。

而在上海市长岛中学,50名教师中有5人成为培养对象:劳炜、杜宝峰和陈永清入选“攻关计划”名师人选,孙瑞敏和金鹰入选“种子计划”教师人选。他们浸润在市区级名师基地里,参与市级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获得了显著的专业发展:劳炜和杜宝峰获评高级教师,孙瑞敏参加2019年浦东新区“赴美研修项目”,并获区骨干教师、基地优秀学员称号。同时,他们中还有多人走上了校德育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等管理岗位,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基地内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带到本校,推动学校驶上优质、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在上海市新云台中学,“强校工程”使该校约1/3的教师有机会参加市、区级各类名师基地的学习。学校开设了名师“小论坛”,外出学习研修的教师,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分享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实践探索,将学习所得反哺本校教师,带动了教师职称申报与骨干评聘的积极性。目前,该校骨干教师与高级教师占比,较2018年分别增长10个和5个百分点。

多方聚力,“强校工程”市实验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从“外部输血”慢慢走向“内部造血”,为强校发展按下“快进键”,助力学校跑出成长“加速度”。

2018年以来,浦东的18所市级“强校工程”实验校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探索出一条“家门口”公办初中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在总结第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浦东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进一步聚焦学校内涵发展,激发公办初中办学内生动力,促进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的义务教育生态,推动浦东教育迈上优质均衡发展新台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版文字整理 记者 符佳

本版协办 浦东新区教育局

整新后的进才实验中学南校。

上海市三林中学东校的版画特色课程受到学生欢迎。

上海市吴迅中学的笑脸墙上展示着孩子自信的风采。

上海市建平中学南校学生表演的《七子之歌》在上海市第一届学生戏剧节上获奖。

上海市江镇中学学生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成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