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东方明珠
2023年12月08日

打包带回家

□王树才

前不久的一个午后,妻子去镇文化中心表演走秀节目。估计下午是舞台彩排,因为表演在晚上进行。夫妻二人一个南一个北,晚饭没有着落。我俩商量:到时我去镇上等候,微信联络。待表演完毕,找一家火锅店,饱饱口福。

夜幕降临,街上灯光赤橙黄绿青蓝紫,店面的标牌在闪烁的灯箱里,快活地转个不停。妻子卸妆后还是精神抖擞的模样,见到我在约定的地方,把手一挥:“走吧!去火锅店。”

走进火锅店,礼仪小姐就“欢迎光临”。安排了我俩的位置,站久了的我,立马就坐了下来,虽然是火锅店,但室内空调开着,凉飕飕的,在夏天是一种享受。妻子心领神会,要了一份羊排锅底,就去前台配菜了。一会儿,我去配制调料,并要了一瓶啤酒。

整整一个下午熬过来,肚里叽里咕噜,吃起来特别开胃。妻子见我胃口大开,叫我多吃点,她说表演后她吃过糕点。我说两人难得一道出来进火锅店,就不必客气了。两只酒杯相吻之后,慢慢地把锅底捞得干干净净。然而,菜盘里还躺着一大半金针菇,露出白脸看着我俩不说话,实在是对不住了。

妻子沉思片刻,跑到服务台要了打包盒和马夹袋,把细长嫩白的金针菇装了进去,我诧异地睁大了双眼,妻子便说:浪费多么可惜,打包带回去,明天中午打两个鸡蛋下去,就是一碗美味可口的鲜汤啊。

也许是过来人。下乡插队历经农村磨炼,明白了“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的道理。难怪回到上海,妻子珍惜当下,生活一直以节俭为准则,言传身教下一代。偶尔儿女为了尽点孝心,请父母到酒家吃饭,她总是交代不要点的太多,浪费。若有菜肴剩余,临走时她绝对不会忘记打包。年轻人看上去有点寒碜,但她始终认为浪费可惜。勤俭节约,是她的看家本领。作为一个平民家庭,家庭生活如何调节得顺顺当当,越来越富有,这与她向来拥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和行动是分不开的。

当然,如今提倡打包的不在少数,但当你走进酒家餐馆,眼看着宴席过后的餐桌上,一盆盆只动过筷子甚至没有动筷子的美味佳肴被服务员倒入泔水桶,实在令人寒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人们教育小孩,都会拿《悯农》这首诗说事,甚至令其背得滚瓜烂熟。当自己飘飘然时,却忘记了个中的哲理。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诗里有一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意思是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一个家庭常有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日子就会过得很踏实。

毋庸置疑,我们走进了新的时代,过上了小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理所当然。但绝不能贪图阔气,好一时的面子,浪费一点无所谓。如今饮食行业星罗棋布,在外面吃一顿成为时尚,多数店酒桌爆满,豪气冲天,浪费一点岂止是泔水桶装得下的么?窃以为,惜粮惜福,光盘光荣。人人养成“节约为荣”的良好习惯,才不会流失生命的源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