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忙”也是忙
□陈茂生
前不久,老同学海民在班级群亮出一张进博会参展证,引得一众老同学竖起“大拇指”。那几天,作为“记忆咖啡馆”志愿者,他不仅为顾客端上大杯或小杯的拿铁或美式,还要应对摊位前中外媒体的话筒镜头,接受平日仅在屏幕上才看到的名嘴访谈。随后是网络上连篇累牍的相关视频、照片和报道,一时成了风头无二的“民星”。闲聊后得知:这位老同学平时喜欢健身、摄影,更是热心社会公益的注册志愿者。于是,我特别点赞:与兄弟相比,你是真忙,我就是“伪忙”。
人生下半场,本应不太忙。但有古语说:“人闲是非多,百忙解千愁”,怕闲出点啥幺蛾子,虽然真没啥事,仍有意无意“忙不停”,现在还有了新造词“伪忙”。
“伪忙”者如我,有时一改往日的慵懒随性,刮胡子扎皮带穿衬衫背挎包,在小区里步履匆匆而过。邻居见状总会关切“嘎忙啊,到哪里去?”此时宜匆匆作答“还好还好”,语速略快但步子稍慢,让邻居留下不仅的确真有事而且还有涵养的印象。但关起门来家人就会嘲讽“像煞有架势,像要签啥大合同一样。”也是,其实就是去参加一个可有可无的会,在会议结束拍照的“背景墙”里露个脸;或和几个老同事、老同学小聚,自称“雅集”,好像就有了点档次,随后在“朋友圈”嘚瑟一把。
后来听说还有甚者。工友老王闲得无事,除了受老婆指派忙点家务,就爱骑自行车四处闲逛。若有老友电话“啥时一道喝个小酒?”回答就特有底气:“哪里有空,整天‘脚不沾地’到处跑”或者“正在车上等红灯呢”。老王尤喜参加各类展览会、博览会、新书发布会,那时接电话时必须压低嗓门。最得意的当然是能在“晚间新闻”里露个脸,哪怕仅仅一瞬间,且“不幸”被眼尖的邻居大婶大妈“逮住”了,当然就作矜持状:“正好碰到,躲也躲不掉”,也趁机表明平日不是“白忙活”。
据说无论年龄、不管读过多少书,许多人都有此嗜好。不能说“伪忙”皆是虚荣心作祟,期翼“能忙”至少还是身怀薄技并非无用之徒,或说尚有社会价值而不愿浑浑噩噩。
有时也觉得有点奇怪:上班时困于职场总希望能够有点空闲,真消停了却希望进一步体现价值。有一首年轻人唱的歌“假装很忙”,歌词唱道:假忙的人,总是让人莫名地伤悲,螺丝钉破碎,大机器倒退,喔,实在让人伤悲,亲爱的,又何必,都没有那么忙的,我们都知道的,只不过是一些生锈的零件……不论是在职场中浮沉的年轻人、还是已到“下半场”的老人,各自从中或能感受一点启迪。
时光,是从沙漏的一头落到另一头的细沙,也是一列满载旅客的列车,车轮滚滚中,是青年的追逐梦想、中年的憧憬前方、老年的丰满人生。可以说,无论怎样的“空闲”,都是体能和智力的“隐形杀手”。尤其老了,为了不被“空闲”压倒,就要想法“忙中寻乐”,无论真忙、伪忙,能忙就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