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浦东
2024年06月11日
听“10后”社科宣讲员讲端午习俗
■本报记者 刘雅雯
“端午节除了敬奉先贤、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不少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喝雄黄酒、编长命缕、兰汤沐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有一群“小小社科宣讲员”,他们平均年龄只有11岁,但讲解经验丰富。端午来临之际,社科馆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展。
端午主题展以图文结合的叙事方式,展现了40余幅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古代画卷,分为“祈丰防疫的节日缘起”“辟邪祛秽的节日习俗”“敬奉先贤的节日内涵”和“龙舟竞渡的节日仪式”四大内容,生动展现了先民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理正义的追求。
来自浦东外国语小学的朱思睿带着参观者一起走进展厅,“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因此端午节的主要民俗都有驱除灾害,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为避‘五毒’,做好卫生,古人还喜欢约上三两好友采艾草、沐兰汤,别有一番趣味。”“小小社科宣讲员”唐果补充道,“所以说端午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这也是为什么端午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讲解现场,这群“10后”社科宣讲员收获了不少同龄小观众的认可,不断有观众提问“你们多大啦?”“我可以报名参加吗?”“讲得真好,还要再听一遍!”……这些鼓励和肯定,也激励着“小小社科宣讲员”做好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小小社科宣讲员”队伍成立于2023年11月,是沪上首支由中小学生组成的社科宣讲队。依托社科馆丰富的展陈内容,他们每周六面向公众开展定时公益讲解以及不定时预约讲解,为来馆者提供专业的展览介绍。在正式上岗之前,“小小社科宣讲员”们会带着自己的疑惑仔细聆听策展老师的深度讲解,争取当一名“问不倒”的宣讲员。
◎ 《浦东时报》上海市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40168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