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浦东工会团结凝聚广大职工 奋力投身引领区建设实践
浦东新区总工会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于1月13日召开。一年来,在区委的统一领导和市总工会的关心支持下,浦东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届区委五次全会和市总工会十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的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引领区,为服务保障浦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扛牢工会政治责任 夯实职工共同发展思想根基
2024浦东工会影响力项目媒体通气会
劳模工匠故事汇专场讲述活动
浦东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
党的思想理论武装不断深入。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健全完善“第一议题”等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坚持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开展交流研讨,做到入脑入心。整合各方宣讲力量,依托市工会学院、区委党校等资源,组建市区两级劳模工匠理论宣讲团,开展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宣讲活动590场次。丰富各类宣讲方式,组织开展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参与职工32.19 万人次,列全市第一,获全国优秀组织奖;举办浦东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以“原文诵读+实践感悟”创新学习方式,吸引5万名职工参与,获评上海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依托浦东工会“一微两号”建立理论学习资料库,增设学习分享专栏,不断拓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三个精神”宣传弘扬更加有力。以更加生动有形的方式挖掘和宣传“三个精神”在新时代浦东弘扬和传承的故事。用好时代精神主题展宣教阵地,组织研访、体验等互动活动50场;优化“浦东劳模工匠故事汇”品牌矩阵,组织“三个精神”系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浦发集团等专场讲述活动3场,让劳模工匠故事走近职工身边、走进基层一线;制作《匠星谱》微电影37部,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18部;创设“劳模工匠说”访谈栏目,开播故事讲述访谈专辑12期,参与职工8万人次,被收入“《上海工匠系列》典型人物项目”并获学习强国上海频道优秀案例奖。“浦东劳模工匠故事汇”品牌获评上海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全媒体宣传格局持续完善。牢牢把握区委、市总工会工作导向,发布工会年度“双十”影响力事项,以全媒体宣传矩阵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247次,其中央媒报道46次,市级媒体报道84次,区媒体报道117次;区总工会微信平台改版全新上线,“一微两号”发布文章882篇,累计阅读量约77.6万人次,其中原创类513篇,浦东发布首发48篇,累计阅读量42.7万人次;强化新技术手段运用,在咪咕视讯、浦东发布和浦东工会通等多平台线上直播133场,吸引职工参与13.2万人次。
抓实工会基本职责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24年浦东新区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
2024年浦东新区职工“安康杯”知识竞赛决赛
浦东签订全市首份区域性行业自律和关心关爱协议
协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探索多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工会+”协作联动机制,促进维权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区各级工会共参与化解 劳 动 关 系 矛 盾1193起,涉及职工1.23万人;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2870 件,挽回经济损失6645.49万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总工会联调工作获得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通报表扬。夯实队伍建设,广泛吸纳律师、志愿者加入基层调解队伍,街镇、开发区工会调解员、监督员配备率100%。
探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36个街镇全面建制,5个开发区实现建制突破。培育民主管理典型企业,建立“区级达标-市级先进-全国示范”典型梯队,获评2021-2023年度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家、2020-2023年度市级民主管理先进单位9家,区卫健委、区教育局、陆家嘴街道获评2020-2023年度市级推动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探索新就业形态协商协调有效形式,召开全市首个网约车行业劳动者权益协商恳谈会,通过全市首份网约车行业协商协调议事规则,签订全市首份区域性行业自律和关心关爱协议,工作经验获评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完善权益源头维护制度。认真落实浦东推进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工作安排,聚焦“鼓励企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等重点事项,探索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深入1500余家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指导企业规范劳动领域制度规章,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落实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已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强化重点企业建制与建会联动衔接,全区已建会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工作经验获评上海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普法教育活动,开展法治讲堂、专题培训、现场咨询等法律服务活动308场。
坚持围绕中心大局
引领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
2024年浦东新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会议
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区层面统筹协调机制,围绕职工技能提升、典型培育、权益保障、关爱服务等改革重点,持续优化“方案-任务-项目-效果”运行机制,协调推进年度45项项目务实落地,并及时固化形成《浦东新区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提质增能工作导则》《浦东新区职工品质生活星级企业建设规范》等一批制度性成果,多方协同、合力推进的效应更加明显,浦东产改工作在全市产改实地督查中得到高度评价。
全面系统构建全国引领性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持续完善浦东新区“五高”“三级”竞赛体系,以29个区级竞赛项目为牵引,深化与74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以及平台型、龙头级企业合作,有力推广“训-赛-证-用”一体运行模式。深化“训赛融合”,做实“广覆盖、针对性、立体化、全流程”培训,各级工会培训职工20万人次,开展竞赛项目2200项,参与职工16万人次;推进“赛证一体”,建立“一赛两证”工作机制,发放证书1216张;探索“以赛兴业”,延伸竞赛成果转化平台,如成立“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联盟”,成功引入科创类企业落户相关街镇产业园区,促进竞赛成果转化落地。浦东竞赛模式获评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典型示范激励职工劳动创造热情。 扎实开展先进典型选树,获评全国五一奖章2人、工人先锋号1个,市五一奖状15个、奖章34人、工人先锋号32个。推动工匠人才全面发展,着眼梯队建设,金桥工匠、三林“网安”工匠等行业工匠、开发区工匠、街镇工匠培育蓬勃开展,“浦东工匠”申报数同比增长97%,成功培育上海工匠6名、上海智慧工匠4名、浦东工匠50名;着眼载体建设,新建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工匠创新工作室21个,获评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工匠创新工作室3个;着眼作用发挥,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组织劳模工匠110人,服务企业225家,开展服务302项,解决问题412个,预期产生效益5100万元。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选树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70项,产生经济效益86.7亿元,节资34.1亿元。
第四届浦东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竞赛暨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浦东选拔赛
第二届浦东新区数字安全风险智慧管控技能竞赛
坚持职工需求导向 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办好职工实事项目。高效办好10项“惠职工”实事,圆满完成改善50家工间休息室市政府实事项目和新建50家户外职工驿站区级实事项目。强化健康关爱,开展浦东职工“安康杯”知识竞赛,答题次数14.68万次;举办首届浦东新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参赛者超29万人次;组织送救护知识培训技能进一线;培训职工7000余人。2.4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享保障计划,1.7万名外来建设者参与免费健康体检,职工参加市、区两级互助保障149.3万人次,理赔95.9万人次,给付2.7亿元;优化女职工特殊关爱,新建提质爱心妈咪小屋95个,开设职工亲子工作室9个,新就业形态女职工免费“两病”筛查惠及1123人;深化帮扶关爱,常态化开展“四送”活动,各级工会发放款物5849万元,慰问55万余人次;落实对口协作任务,各级工会开展消费帮扶3519.1万元,惠及职工10.5万人次。探索职工品质生活工作路径,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培育市级示范企业9家、国家级示范企业1家;汇集各方资源,举办首届职工品质生活节,开展活动110场次,服务各类职工22万人次;拓展辐射范围,举办职工品质生活分享会,将职工品质生活“朋友圈”扩大至长三角。
深化服务阵地建设。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正式全面开放,“两性两化”试点探索持续深入,链接上海戏剧学院、市群艺馆、咪咕视讯、浦东图书馆等一批高质量合作伙伴,打造U12剧场、职工创智馆等高能级服务功能空间,“职工下班、工会上班”服务模式深入人心,开展各类活动3391项,吸引职工23万人次参与,获评市级服务职工综合体。户外职工服务阵地布局不断完善,推动44家中国电信、34家中国银行、378家全家便利店的营业厅、门店纳入“浦东户外劳动者服务”体系,陆家嘴街道、南码头路街道、临港新片区等3家户外服务站点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浦东新区总工会获评全国总工会“在推进工会驿站双15工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
做强“浦工”文体服务。引领职工健康生活风尚,开展“浦工·活力赛”系列赛事、“浦工·活力营”健康体验项目、城市定向赛等各类体育活动,线上线下吸引约64万人次参与。涵养职工文艺素养,推出以数字赋能为主题的“浦工·微课”,录制10期系列视频课程;打造以职工夜校为主体的“浦工·乐学”精品课程,累计开设班级179门,实现全市最快速度“3秒秒抢”;成立“1+10”浦东工会共享型职工书屋联盟,深化“悦与思”读书品牌,开展各类读书活动65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浦东职工嘉年华系列活动,参与职工46万人次,浦东新区总工会获评第二届上海职工文化季各类活动获优秀组织奖。
2024年长三角地区职工品质生活分享会
浦东职工文化嘉年华
陆家嘴商圈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
杨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匠心”修理车间职工休息室
浦东职工百团健步走
深化自身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工会履职效能
有效扩大工会组织覆盖。着力推进重点企业建会,上下一体、内外联动,推动市综合百强企业、百强外资企业和区重点企业建会43家。着力推进新就业形态领域建会,建立全市首家区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建立区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在临港、周康等地区建立货运司机行业工会联合会,全区已建立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27家,覆盖企业120家,累计入会12.41万人,实现新就业形态主要行业工会组织全覆盖。着力推进社会组织建会,协同区民政局、教育局、卫健委等职能部门攻坚建会54家,累计建会率达90.1%,超额完成全总指标(85%)要求。
着力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小二级”工会组织建设,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的实施办法》。深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招录34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分层分类开展工会主席岗位培训、“小二级”工会干部培训、工会干部轮训等专题培训班,培训专(兼)职工会干部1万余人次。发挥工会经费支撑保障作用,系统梳理整合市、区两级工会以及区财政相关经费使用要求,出台《浦东新区基层以上工会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及《操作口径》,进一步提升工会经费管理规范化水平。
持续优化数智工会建设。优化工会重点应用场景,加强工会数智底座建设,支持组织建设、劳动竞赛、典型选树、阵地建设等一批应用场景有效落地运行,进一步提升工会数治能力和水平。深化“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困难职工帮扶”“免申即享”项目上线“随申办”,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拓展互助保障在线服务,全面实现门急诊、重病、意外伤害和妇疾四大类区级保障项目全流程在线投保理赔。困难职工帮扶“免申即享”和浦东工会数智服务获评上海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区总工会举办2024年浦东新区工会干部专题培训班
临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管党治党责任制度,“四责协同”持续向基层党组织有效延伸。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规范落实年初部署、年中报告、年终评估制度;实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以政治监督为抓手,强化机关纪委监督责任落实;坚持支部书记履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切实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实规范学习,认真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读书班、警示教育会等10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9次,切实引导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抓实专项整治,不折不扣落实“净风行动”违规吃喝问题、反对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等集中整治要求,切实筑牢廉洁自律底线红线。抓实成果转化,立足管理常态长效、制度系统协同,深化建章立制源头治理,新建制度3项、修订完善11项。
优化工会工作作风。深化党建与履职融合,以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结合推动区总工会年度“双十”重点项目等务实落地,从核心理念、实践特色、价值成效等方面,构建党建“3+6”品牌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坚持调研与服务结合,着眼产改等重点改革任务,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浦东工匠队伍建设、职工文化阵地“两性两化”改革等一批课题成果在《浦东情况专报》《上海工会简报》《上海工会内参》刊载。
本版资料提供 浦东新区总工会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