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专题
2025年01月27日

蛇年生肖可以有哪些艺术创作?

艺术“蛇展”带你了解蛇的神话传说

■本报记者 曹之光

蛇年新春即将到来,可是你是否有注意,相比往年春节生机勃勃的虎、活泼可爱的兔、腾云驾雾的龙,街头巷尾的生肖蛇元素格外少呢?这并不奇怪。蛇的外貌、习性,让人畏而却步。翻开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文化、民间传说,蛇位列“五毒”之一。老百姓用脚投票,蛇年因此一直都是在各类生肖艺术展中的“小年”。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1月24日开幕的蛇生肖艺术大展,堪称当下浦东最大的艺术“蛇展”,让观众流连忘返。与此同时,生肖艺术大展对于蛇的神话传说、文化历史的挖掘更是令人惊呼:“原来我们对蛇的认知太肤浅了!”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主办,新民晚报主办的蛇生肖艺术大展,是继兔、龙年之后,第三次在上图东馆举办的根植传统文化、倡导时尚表达的艺术大展。

这一展览,不局限于平面纸质传统绘画,更欢迎版画、油画、雕塑乃至动画、漫画、数码艺术、潮玩等当前流行的各类艺术形式,诠释生肖主题。因而,这里仅为胆大心细的朋友准备了少数写实程度较高的蛇图,更多的是写意的、萌萌的、几何的、拟人的甚至超乎常人想象但或唯美或妙趣或神奇的蛇形与蛇魂——在这些作品中,能让观众看到“蛇尖上的中国”。

去年春节,上图东馆的龙生肖艺术大展共呈现了438条龙。今年,现场展出的蛇数只有龙数的六成。对此,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动漫艺术委员会主任孙绍波坦言,这既因审稿严格,也因蛇确实是十二生肖中较难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在人们的观念中,蛇的形象不讨喜。但是艺术家们脑洞大开,运用画笔,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奇巧的画面,描绘出一条条谐趣的、幽默的蛇,让人忍俊不禁、过目不忘。”

据悉,展览现场270多条(组)作品,是从6000余件(组)来自海内外艺术家、学校师生的投稿中遴选而出。“起初,我们还担心大家能否创作出符合年节气氛的生肖蛇作品,一度设想采用定向邀约制来征稿。”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炜表示,后来主办方发现大家的反响热烈,还是采用了海选的机制。主办方通过GGAC数字艺术平台的开放评选,经专家审核、层层把关,发现其中确实有不少AI参与创作流程的作品,但是专家也从艺术性、逻辑性等方面予以审慎商榷后再删选出了精品。“投稿者中,80%以上是90后、00后作者。本次展览还让深受年轻流行文化影响的创作者,与传统主流的艺术圈进一步交流,突破各自圈层。”张炜说。

观众可从展览中发现,原来,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除了“白娘子”外,还有女娲、伏羲等神仙也是蛇身形象。原来,蛇也是可以刚刚“蜕皮”的“萌新”,可以被小兔子摸摸头,可以萦绕在花间,可以隐身于美少女身后。原来,蛇也可以很硬朗,成为量尺一般的青铜器具。甚至,蛇形不仅是盘香的形状,也是咖啡拉花,还是人人喜爱的游戏“大富翁”的行经路线,乃至中国传统盘结的结构。

在生活中能发现如蛇影般随行的物件已经超出了想象,例如,有一把做成蛇形的锤子,作品名就是《做个锤子》。还有一边梳头一边“落发”的美杜莎——她的头发在古希腊神话里就是蛇。该作品名为《美杜莎的忧愁》——邪性立刻转为怜悯。

此次展览有大量实物作品,结合上图东馆的环境,精心设计成具有公共性、互动性的作品。例如,大堂中摆放了一个个方形沙发连缀成的蛇纹沙发。与此同时,五层平台上有一组代表蛇的“巳”形LED灯箱,大量数字作品在一个个连接成“巳”形的灯箱上滚动。打开手机,上图还同时开发了一款贪吃蛇APP,运用展品中的精品,制作了贪吃蛇小游戏。这样,哪怕观众不在上图东馆现场,也能在玩乐互动中“看”到展品。

展览将持续到3月2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