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20亿元高端设备共享 让资源“活起来”
长三角国创中心共享机制激活产业动能
本报讯 (记者 杨珍莹)仪器设备对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两家长三角国创中心的联创企业,在长三角国创中心促进仪器设备共享相关政策的助力下,不仅成功解决了技术难题,还降低了研发成本。
记者了解到,在长三角国创中心的统筹协调与精心组织下,原本分散于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隶属于不同体系单位的仪器设备,已成功构建起一个功能高度互补、协同高效运作的创新资源网络。目前,体系单位的仪器设备资源已形成“聚沙成塔”之势,总原值超过20亿元。其中,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就有700余台,多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当体系内形成设备共享一张大网,就打破了地域与机构壁垒,通过市场化机制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使高端仪器设备充分释放出创新要素的巨大潜能。
一家全球领先的农牧饲料装备企业面临着主打产品——饲料制粒机环模件失效的难题,在长三角国创中心协助下,企业成功对接了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的材料分析检测平台。平台凭借丰富的分析检测设备和高校院所的材料专家资源,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迅速找到了部件失效的原因,并指导企业改进材料选型和工艺设计,顺利解决了企业的难题。
另一家企业在模式动物研究领域遇到了饮食诱导肥胖(DIO)体脂比检测的技术瓶颈。长三角国创中心协助企业对接了国创中心比较医学研究所的小动物体脂分析仪,双方很快达成合作,企业也享受了国创中心仪器设备共享补贴政策,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
长三角国创中心构建的创新体系和生态,包括105家研发载体、146家重大项目公司、92家认证研发型企业,以及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的592家联合创新中心。这些分布在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机构,拥有大量功能先进、性能卓越的仪器设备。
去年8月,长三角国创中心印发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促进仪器设备共享规定(试行)》,通过“后补助”政策推动体系内仪器设备共享。根据规定,体系内单位间仪器设备共享使用或委托检测费用,国创中心将按20%比例给予委托方年度一次性补贴,单个委托方年补贴上限为50万元。
截至目前,首次仪器设备共享补贴审核与拨付工作已顺利结束,共16家申报单位获得了由长三角国创中心提供的补贴资金。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激发了体系内单位参与仪器设备共享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跨单位、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合作。
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助理郜军表示:“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我们成功打破了仪器设备使用的壁垒,让高端设备和资源‘活起来’,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长三角国创中心正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思维,推动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长三角国创中心将继续打破创新资源壁垒,完善共享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打造面向社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