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骑手量身定制“解暑凉方”“暖心服务”
烈日下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沈馨艺
7月17日,正值美团骑士节,一场专为骑手们开展的健康守护活动在周浦党群服务中心举行。50余名骑手在“三伏天”享受专属理疗、中医体检等服务,感受社区的关爱与温暖。这个夏天,周浦镇用一系列“新”意满满的“清凉补给”和“暖心服务”,为奔忙在烈日下的骑手送上量身定制的一副副“解暑凉方”。
全方位的关心关爱,也促使骑手们成为了社区治理的“新”力量。无论是作为志愿者参与为老送餐,还是成为社情民意“流动前哨”在社区“查漏补缺”,骑手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为骑手量身定制“解暑凉方”
作为周浦镇“护您四季”关爱小哥健康服务项目之一,当天,周浦镇聚蜂驿红色加油站联合周浦惠民为老服务中心为骑手们带来一场“流动中医馆”活动,通过推拿、拔罐、茶饮、健康检测等服务,精准戳中骑手们的“职业病”痛点,让奔波的“小电驴”也能载着健康上路。
骑手黄国群现场体验了一回本草足浴熏蒸,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体验足浴项目。“平时工作忙,最近天气也很闷热,听说这个项目有祛湿功效,所以想试试看。”他说,“蒸了没多久就开始出汗了,感觉浑身都挺舒服的。”
除了中医理疗项目,当天还有一场针对骑手开展的手工活动,让骑手们静下心来亲自动手制作专属自己的芳香精油,在外奔波时也可随时使用。骑手杨海轩告诉记者,骑手工作的压力其实挺大的,偶尔参加活动也可以调节身心,“而且这些活动都是专为我们骑手打造的,只要我有空就会来参加,挺好的。”
炎炎夏日,周浦镇聚蜂驿红色加油站联合江苏银行、镇总工会等“小哥亲友团”,为骑手们带来了一系列“新”意满满的“清凉补给”和“暖心服务”。
比如在党群服务中心、江苏银行、周东社区中心等10余个点位设置了“清凉驿站”, 驿站里大量饮用水、盐汽水、棒冰等消暑品随时供应,成为了骑手们高温下的“能量补给站”。因此,在周浦镇经常可以看到骑手们在送餐途中,熟门熟路地拐进党群服务中心等地,从“爱心冰柜”中取出冰镇盐汽水,又一头扎进“热浪”的场景。“感谢社区,让我们每一位骑手小哥,这个夏季不再那么炎热。”骑手小文在红色加油站的线上群聊里由衷感慨道。
此外,周浦镇也积极化解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让社区治理更显温情。在多部门协同下,九龙仓红色加油站协调开放骑手专用自行车,破解骑手进小区送餐“最后一公里”的困扰;澧北街区党支部联动商户,把餐包点心送进爱“新”家园;江苏银行也为骑手开放智能化一体机自主体检,并向他们提供冰饮等;“妈妈不烦岛”项目特别推出暖“新”系列活动,在这个暑假邀请骑手、快递家属、子女参与活动,打造专属亲子互动空间等,让“新”市民感受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城市温度。
骑手传递社区治理温度
当骑手们带着社区的善意穿梭在大街小巷,这份温暖也将在社区持续弥漫。在周浦镇,骑士们已然成为了社区治理的“新”力量,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
由6名骑手组成的周浦镇新骑士送餐队伍,就是其中最生动的体现。“小哥”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顶着烈日穿梭街巷,为独居老人送上一份份“爱心餐”。“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都要坚持给老人送过去,这是我们对老人的承诺。”志愿者李法续说。
不仅如此,骑手们还通过参与街区党支部主题党日、担任网格观察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基层治理中找到了归属感与责任感,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周浦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夏晓霞告诉记者,骑手们作为社情民意“流动前哨”,在他们走街串巷之时,发挥“社区熟人”优势,通过“随手拍”“随时报”发现并反映一些社区治理中的盲区,融入社区治理,“还有小哥看到走失老人的消息后,会主动转发在他们的骑手群,发动大家的力量一起寻找,最后这位老人也成功被找到。”
周浦镇表示,从健康守护到清凉补给,从权益保障到家庭关怀,周浦将继续用实际行动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每一份辛勤“奔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清凉绿洲”,让新就业群体在周浦找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双向奔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