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居民足不出“沪”补办北京产证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首单办结
本报讯 (记者 李继成)近日,在北京、上海两市规划资源部门的指导下,北京朝阳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完成京沪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首单业务,标志着五市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进入实质试点运行阶段,为市民异地办事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
家住上海浦东的朱女士成为京沪“跨省通办”首位受益者。当天,她在浦东新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 “跨省通办”专窗,全程在线办结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房产的补证登记。
如果按照以往的办法,朱女士需携带相关材料到北京去办理。这次,则依托京沪两地协作机制,她在工作人员帮办下完成线上信息填报、身份认证及电子签名,全程耗时不足半小时。完成缴费后,朱女士可即时领取电子证照或选择EMS邮寄纸质证书。
此前,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7月22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举以长三角“跨省通办”经验为基础,将为超9000万人提供不动产异地登记服务,标志着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这也是全国重点城市不动产登记机构跨区域协同,以制度创新打通服务壁垒,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创新举措。
根据协议,五市将围绕三方面展开合作。在覆盖范围上,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部分区域,纳入首批“跨省通办”范围,逐步覆盖五市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
此次京沪“跨省通办”首单的成功实践,不仅是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的有力印证,更彰显了五市通过制度创新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通过打破数据壁垒与地域限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美好愿景变为生活常态。
下一步,上海将联合其他四市持续探索优化“跨省通办”机制,进一步拓展可办业务清单,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加强系统互联互通与数据安全保障,提升办理效率。浦东新区也将结合试点经验进一步优化“跨省通办”服务窗口布局,细化业务流程,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跨省通办”再提速,逐步实现高频登记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市民朋友可关注“浦东不动产微服务”微信公众号或拨打962988热线,获取最新通办信息,或直接前往属地不动产登记大厅“跨省通办”专窗进行咨询办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