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8月11日

吴金城做客上广“2025夏令热线”回应民生关切

“脚底要带泥,一到现场都是办法”

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做客“2025夏令热线”。 □金嘉树 摄

■本报记者 黄静

8月7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5夏令热线·区长访谈”栏目,与主持人共同接听前方记者和市民来电,第一时间连线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镇负责人,回应市民关切,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希望市民来做监督“啄木鸟”

前方记者在世纪公园3号门的步道前连线直播间:“这里是上海知名的跑者聚集地,住在附近的汤女士是其中之一。前不久她来这里跑步,但步道上有块不平整的地方,可能因为夜晚光线不足,她一不留神就摔倒了。”记者实地绕世纪公园走了一圈发现,5公里的步道上有二三十个井盖,其中几个井盖周围水泥与步道的路面有高低差,存在安全隐患。

接到这一反映后,吴金城指示区生态环境局和区建交委迅速了解情况。区生态环境局绿化林业处处长苏依列介绍说,健身步道建成后经历过几轮改扩建,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人行道内侧又增加了一个专用的跑步道。“就汤女士反映的事情,我们作了了解,对井盖的权属进行了初步确认,后续将跟井盖的权属方、设施的管理方制定整改措施。”作为道路设施的行业管理部门,区建交委道路设施处处长周旭说:“我们多年来把慢行步道,特别是人行道的维修,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进行专项维修,同时保持常态化的巡查。”

对此,吴金城要求两家单位督促井盖权属单位精细化施工,同时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汤女士在得到反馈后说,“我们对环世纪公园的跑步道是非常热爱的,它是上海的一张跑步名片,我们希望它越来越好。”吴金城对汤女士表示:“针对这个具体问题,我们会加快整改,还希望你能帮助我们发现更多隐患,我们也会一并整改。”

为人才安居提供贴心服务

“我想请您帮我解决一个民生问题。” 直播连线中,市民李女士讲述了自己的困扰:“我是2019年人才引进落户浦东的海归博士,目前居住的公租房还剩两年续租资格。可是到了两年一次的续租节点,我工作的医药研发公司实施裁员,目前我还在找工作,所以暂时没法提供续租所需要的劳动合同凭证。”李女士表示自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法国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回国后长期深耕医药领域的研发工作,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解决燃眉之急。

区房管局住房保障处处长左文表示:“按公租房的政策,申请人需‘合法稳定就业’并提供劳动合同,目前李女士劳动合同已解除,此前也已经给她办理了3个月过渡续租期。”左文补充道,针对这类特殊情况,区里正加紧研究,按照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要求,允许以劳动合同解除证明替代就业证明申请,最长可给予一年过渡期限。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朱一民解释:“浦东‘青创15条’中,博士后到浦东工作可获安居资助,海外STEM专业博士毕业两年内来浦东工作也有安居资助,李女士可通过‘浦东明珠在线’平台申请,后续会对接她做好政策宣贯。”航头镇镇长檀莉表示,如果李女士租房需要过渡,镇里会提供相应帮助和服务。

“规则需面上遵守,执行中要以人才为中心体现温度。”吴金城表示:“工作变动属正常情况,人才工作局、住宅保障部门需加强服务,做好不同政策衔接。相信凭李女士的能力,一定能找到新的单位,有新的用武之地。”为了让人才更好知晓政策,浦东目前正在推广“浦东明珠在线”智能服务平台及“浦易达”线上“免申即享”服务,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服务便捷性。

多措并举解决无障碍通行

市民曹女士被出行难困扰了许久。轨交9号线是她外出就医的主要方式,由于需要坐轮椅,必须到地铁6号口乘坐无障碍电梯,然而这段通道往往被上街沿停放的非机动车堵住。

曹路镇城管中队教导员张俊表示:“我们作为执法单位,前期针对该地铁站周边的乱停车等问题,会同交警部门开展了多轮集中整治,努力维护这里的停车秩序。”

曹路镇镇长金利军也介绍了区域情况:“9号线曹路站是首末站,日均出入站人数达到2.5万人,周边的停车空间十分有限。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充分挖掘停车空间,扩充了约2200辆停车场空间,同时与在建的长征医院协调,计划将院内约1300辆非机动车停车场地供市民使用。”

金利军表示,接下来将采取疏导措施,通过加设一些隔离栏等,把中间的无障碍通道隔离出来,确保这个区域只能单边停车,方便轮椅车通过。后续,城管、交警部门还将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确保市民无障碍通行。

曹女士的呼声也引起了不少收听直播网友的共鸣。针对定制公交的建议,吴金城表示:“网友提了很好的建议,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可以考虑通过定制公交来减少助动车的停放量。这也提示我们地铁站的设计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大流量助动车的停放问题,地铁站建得很漂亮,绿化也很漂亮,非机动车停放也要更加规范。”

管理还需自身功夫过硬

家住证大家园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反映:“有顺丰无人驾驶的快递车经常在小区周边走。快递车应该走非机动车道,但如果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占用,那么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之间就只有一米多的距离,走路和无人驾驶的快递车通行就比较困难。”

顺丰速运无人车上海运营公司负责人谢芳丽介绍:“顺丰一直在尝试新鲜事物,目前有5辆无人车在不断探索。巨峰路站点从去年5月开始运行,目前有1辆车会经过王先生反映的道路,每天跑3趟左右。”谢芳丽也坦言,无人驾驶智能车辆遇障碍可能会有所偏离,公司也将持续改善。谢芳丽还补充表示:“当车辆遇到障碍会双闪和语音播报,后台的安全员可以5分钟内接管。”

区科经委副主任王纲也从面上作了详细说明:“2023年6月,浦东为了促进无人驾驶装备的创新使用,对无人驾驶装备上路测试赋予了非机动车道的路权,浦东范围内放了52个测试牌,主要应用于环卫、城管、物流等领域,目前也已经做了一些应用场景的示范。”

吴金城表示,相关政策、措施还是要加强落实,“特别是我们在取得市民理解和支持的前提下,要做好宣传,老百姓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个过程,同时无人车的运营单位要做好技术提升、智能化提升,也要‘两条腿走路’,线上的远程接管、线下的安全员接管都要第一时间响应,只有我们的功夫过硬,老百姓才会更支持、更理解。”

整场直播进行了2个小时,吴金城先后与两位现场记者进行直播连线,接听了9个热线问题,围绕公共跑步道安全、菜场环境、社区公共服务配套、闲置地块管理、人才公租房政策、非机动车乱停放、交通设施设置、无人车运行等问题一一进行回应,及时协调解决。他强调,要多到一线、多听民声、多解民忧,“一定要到现场去研判,我们说脚底要带泥,一到现场都是办法,在办公室可能都是困难。要体现我们的精细化,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提升浦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响应速度。”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