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赞开发开放35周年
《浦东新史》首发
本报讯 (记者 曹之光)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亦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8月8日,作为献礼之作的《浦东新史》首发仪式在浦东图书馆举行,这部重磅作品唱响了献给浦东的“时代赞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炜,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浦东新区区委原常委、副区长王安德,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浦东新区副区长徐欣共同为《浦东新史》揭幕。
《浦东新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何建明继《浦东史诗》后聚焦浦东的新作。全书50万字,全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践,描绘从“打地基”到“盖高楼”的跨越,讲述建设者的奋斗故事。
作品聚焦“五个中心”建设,剖析陆家嘴、张江、临港等区域成长,追踪自贸区迭代之路,以数据和案例呈现浦东作为中国现代化样本的风貌。“《浦东史诗》是创业史,《浦东新史》是十八大以来的奋斗史,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何建明说,8年间他走访80家单位、采访204人,“扫描式”书写浦东创新成果,该书已计划推出英、俄文版。3年前,《浦东史诗》俄文版也曾在浦东图书馆首发。馆长曹忠介绍,馆内浦东地方文献中心已收集近5万件资料,将发挥其教育作用。
孔令燕认为,书中既有城市建设鸿篇,也关注创业者、科学家等个体故事,让历史充满温度。
近年来,浦东打造文化高地,推出《浦东交响》《浦东史诗》《赤热》等原创作品。黄玮表示,《浦东新史》为浦东原创增辉,是传承浦东精神的新教材,其精神将激励后人前行。
当前,浦东正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期待更多作家挖掘浦东题材,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讲好浦东故事、中国故事。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