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9月26日

张江水环打造滨水生活新标杆

一期工程计划明年一季度破土动工 两年后“开门见水环”

张江水环效果图。 □张江集团 供图

■本报记者 杨珍莹

沿着张江水环,每漫步10分钟就会遇到一处休憩场景;水环河道上,运动达人们奋力挥桨,上演一场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水上嘉年华;河道旁或是咖啡馆让科学家释放灵感,或是城市公园让市民游玩……

两年后,在张江科学城内工作、生活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居民可以“开门见水环”,充分感受科学城的“科创底色”和“城市活力”,让科学城更具“松弛感”。

作为浦东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生态工程,“浦东五环”之一的张江水环串联起科学之门、张江科学会堂、张江人工智能岛等重要地标,一期工程在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核心区域,工程计划2026年一季度正式破土动工。记者从张江集团获悉,作为现阶段实施重点,水系总长约11.2公里的一期水环预计在2027年二季度竣工,二期、三期工程也将陆续实施,构建由3条水环与1条水网组成的“三环一网”智慧水系空间。

让张江人定义张江水环

作为张江城市赛艇俱乐部的创始人,高伟最近在组织水上活动的同时,还参加了多轮对于张江水环前期筹备的问卷调研以及座谈会。“我15年前就来张江工作了,对这里很有感情。在我看来,张江不只是科学城,还能被赋予更多定义,比如运动之城。”

44岁那年,高伟创办了一家赛艇俱乐部。2023年初春,高伟将目光投向了张江,这片他一度关注的科创热土。“张江聚集着非常多的精英人才,对于推广赛艇这项小众运动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大家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两年来,高伟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赛艇这一运动,在张江河道上,他们释放了工作的压力,也找到了与同事、朋友交流的平台。

不过,高伟仍有遗憾,虽然张江水系丰富,但存在河道断点、水域清澈度不足等瓶颈,无法进行超长距离比赛。“张江拥有很好的资源优势,相信水环工程建设好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幸福感会大大提升。”

让张江人来定义张江水环,是水环项目建设之初就定下的目标。

根据前期多次征询调研,张江水环将在水环贯通、水域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两方面特色延伸:一方面,积极推动文商体旅等业态的需求落位,补足张江的烟火气,丰富城市生活内涵,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展现科学城科技智慧的底色,将沿线产业特征、企业产品特色、智慧设施设备有机融进水环建设,彰显张江科学城的“科创基因”。

水环全域实现无缝贯通

“张江水环的建设,全面呼应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这不仅是对生态价值的尊重,更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张江集团董事长俞勇表示,“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不仅需要顶尖的科研设施,更需要激发创新活力的生态空间。我们通过贯通水系网络,让水系成为科学城的脉络;植入科技场景,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融合文商体旅业态,激发区域的多元魅力。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构建融合生态、科技、商业与活力的水系空间核心,彰显张江科学城的‘科创基因、国际视野、社区温度’。”

根据规划,张江水环将分三期推进:一期水环项目坐落于张江科学城中区,西依三八河,东傍横沔港,北靠智慧河,南邻小张家浜,巧妙串联中区众多水系,形成合围水域绿地空间,水系总长约11.2公里。二期水环项目落址张江科学城南区,西接联系河3,东连跃进河,北倚小浦港,南至陆家漕,构建独特水环空间,并由殷家浜横向贯通,水系总长约11.4公里。三期水环项目贯通张江科学城北、中、南三区,水系连通吕家浜、马家浜、横沔港、沈家漕、创业河、陆家漕、三八河等,总长约18.5公里。

未来,张江水环全域将实现无缝贯通,其中一期项目打通40处断点、11处支流堵点,精心构建全水域的亲水慢行网络,让市民在漫步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活力体验上,张江水环一期集成众多活力运动空间,全力打造一个综合性全民运动公园、两处陆上活力空间以及三处亲水活力平台,提供网球、篮球、匹克球、足球等多样球类运动,以及桨板、皮划艇等精彩水上活动,充分满足市民多元运动需求,激发城市活力。

浦东“含科量”最高水环

“这几天收到好多封来自企业的邮件,都是对张江水环的建议。”俞勇告诉记者,作为“浦东五环”之一,张江水环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沿线产业氛围浓厚,“含科量”浓度高。

如何打造出专属于科学城的水环?张江决定充分体现“科创基因”,更加聚焦企业需求,利用水环为企业赋能、为科创生态赋能。

根据目前规划,在张江水环项目中,将融入多个具有全球科创特色的“产业+城市”融合项目,打造公共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标杆。

在核心区域驿站的设计和建造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和3D打印建筑技术,利用建筑回收材料,3D数字建模精准打印建筑构件,使得建造更加精准、快速和灵活,并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未来,在张江水环内,除了有桨板、赛艇等水上活动外,还将通过AI(人工智能)、5G、大数据、无人驾驶、远程控制、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绿色智能无人船平台。在强大的水面自动驾驶系统助力下,人们不但可以享受全程智能化的水上无人船体验,还有无人驾驶清洁船、无人救援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默默保护着水体清洁和水面安全。

此外,通过文商体旅一体化运营,张江水环沿线的三八河运动公园、小张家浜亲子码头也计划成为市民与科学家共享的“创新会客厅”,最终实现“科学家的灵感随时落地,市民的休闲自带科创底色”的图景。

俞勇说,未来的张江将超越单一科创园区,向“科创生命体”进化。艺术家与科学家可以在文化沙龙中展开跨界对话,“穿白大褂的人”和“写代码的人”也可以在咖啡香中碰撞灵感。

更多系统性的城市生态正在这座“科创之城”中重构。在软实力与硬配套的双螺旋上升中,科学城正重塑着张江人的“时间地图”,也让这座城生长出了更多生活温度与创新气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