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浦东
2025年09月26日

生态景观变成了生活空间

高行多元化推进精品城区建设

滨河空间改造为市民运动休闲提供便利。 □高行镇 供图

■本报记者 章磊

“以前这里就是条普通的河道,现在好了,每天傍晚我都来河边散步,水清岸绿,还有各种便民设施,真是我们的幸福打卡点!”芦九沟滨河空间改造项目,让家住附近的高行镇居民李阿姨感触颇深。

聚焦滨河空间的焕新升级,为居民构建更具活力与温度的生活场景,这只是高行镇在“人民城市”建设中的一方面。近年来,高行镇以科学规划和精品城区为引领,多方面推动城市更新、功能集聚、品质提升,打造现代化精品城区。

滨水空间焕新

芦九沟滨河空间项目是高行镇美丽街区建设的标杆。以“水韵”为主题,项目巧妙提取“水之元素”,将水滴形态与流水之韵融入景观设计,打造“水韵”休憩平台、“流动”游憩步道等特色设施,赋予滨河空间独特的在地文化内涵。

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完善了硬件设施,更换了老旧的坐凳与垃圾桶,新增了跑道标识,让起点、里程数、方向指引等信息清晰可辨,为市民运动休闲提供便利,同时加强了空间纽带的渗透性,利用现有道路和设施,统一步道画线与材质,形成完整的绿色步道网络,确保各节点的可达性与便利性,让居民轻松漫步滨水之畔。

项目还融入互动性设计,增设活动平台与休息区,规划主题教育、露营场地等多元场景,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唤醒场地活力,吸引更多人驻足停留、参与互动。

通过系统性更新滨水空间、优化街道断面、增设便民设施,项目实现了生态价值与民生需求的深度融合。如今,这里水清岸绿、步道整洁,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社交的核心纽带。“看得见”的风景变成了“用得上”的生活空间,晨跑、亲子活动、朋友聚会皆有去处,居民们纷纷表示,芦九沟滨河空间的焕新升级,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日常生活充满了获得感。

开展“定制化改造”

芦九沟滨河空间的成功改造,只是高行镇城市更新的一角。各社区因地制宜实施微更新,开展“定制化改造”:景源佳苑翻新坑洼砖路、新建凉亭,灯光点亮纳凉时光;华安苑将破损广场改为“童乐园”,星球认知墙、旋转音谱让孩子边玩边学……

据悉,高行镇持续深化城市更新、实现民生出新,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镇建设、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需求点作为民生实事的立足点,努力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近期,高行镇多个民生实事项目迎来重要进展。例如,东沟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存在设施老旧等问题,难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目前已在全面改造,通过环境心理学与空间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治愈的老年人活动空间。

积水点改造是治理城市内涝、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举措。张杨北路西侧段德爱路新建地埋一体式雨水提升泵站,将该区域排水能力提升至五年一遇,收集雨水区域涵盖申崇专线公交停车场、和韵家园、德爱路与张杨北路交叉口等。

书香浸润生活圈

“书香小镇”建设,是高行镇多年来持续推动的民生项目,通过不同阅读空间的打造、各类全民阅读项目的实施,让镇域居民感受更浓郁的书香,拥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目前,高行镇在街区建设了3个“阅悦空间”阵地,将阅读、戏剧、国学、园艺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东沟阅悦空间以儿童友好为核心,童趣设计与绘本资源吸引亲子家庭;华高阅悦空间聚焦全龄需求,成人自习区与国学分享活动相得益彰;绿洲阅悦空间整合书报与科普功能,营造温馨阅读场景。

此外,高行镇正在思学路打造1公里“全龄友好带”,新增阅悦空间与“暖新驿站”,为户外职工与居民提供饮水、充电、餐食加热等便利服务,同时让文化浸润触手可及。

从芦九沟的生态焕新到社区的“定制化改造”,再到“阅悦空间”的文化浸润,高行镇围绕“人民城市”理念,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通过系统治理与微更新结合、文化赋能与地域特色融合,探索出一条“群众认可、社会满意、可复制推广”的现代化治理路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